
武成帝酒起源于南朝时期北齐武成帝时代。
中国酒的起源与农耕文明是紧密相连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杏花村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将蒸熟的谷物放入了当时特有的“小口尖底瓮”(见下图),酿造出中国谷物酒第一缕清香。
山西始终处于华夏文明核心区域以及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之地,汾阳杏花村始终处于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域,在生产力的创新、交流、传播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

北齐武成帝高湛称帝是公元561年至564年之事,当时北齐国都有上下之分,上都在邺城(今河南安阳),下都在晋阳(今太原晋源区一带),由于高湛酷爱饮酒,于是长期在盛产美酒的晋阳生活,而将上都邺城交给他的侄子河南康舒王高孝瑜守护,为表示对高孝瑜的喜爱和嘉奖,他便下旨让高孝瑜喝两杯“汾清酒”,以表达其厚待之意。这件事情足以证明“汾清酒”在南北朝时期质量之高,名气之大,无与伦比,是宫廷用酒、国家级名酒无疑。
民间酿酒工匠按照武成帝所钟爱的汾清(汾州一带产的酒)酒的酿酒工艺,酿造制酒。民间把按照这种工艺生产的酒称为武成帝酒。历经千年几乎被历史淹没,幸运的是这种技艺被民间酒坊心口相传,而得以传承。武成帝集团总裁张大成先生为武成帝酒清香型古法酿造技艺的第九代传人,从而使这种传统技艺被山西武成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整传承下来,并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受到保护。
汾清酒经历千年传承,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开设宝泉益酒坊。1912年又设崇盛永和德厚成酒坊,三家常年生产汾酒。1915年宝泉益易名为义泉涌,将崇盛永和德厚成相继并入。1919年太原成立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1932年将义泉涌并入。1951年在原杏花村酒坊基础上建成“杏花村汾酒厂”,以后逐年扩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白酒厂之一。

因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成为最早的国酒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后人则将武成帝尊为汾酒十大功勋之首,清香之祖。追根朔祖汾酒与武成帝酒一脉相承,同根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