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成帝御酒系列
  • 新品上市
  • 白酒行业动态
  • 山西武成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武成帝酒酿造工艺
  • 酒文化
  • 白酒常见知识
最新通告
中国酒史之历朝历代---唐(六)

   在唐代,诗人好饮,书法大家也大多善饮,最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狂草大家张旭和僧人怀素。这二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书法作品,大多是酒后乘兴而作,借着酒力纵笔挥洒,汪洋恣肆,达到了龙游蛇惊的地步。把醉后的挥毫狂草,推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有关他们饮酒的奇谈,史书上多有记载。



   张旭(658年-724年),字伯高,人称张长史,其书法“备得笔法之妙,冠于一时”。代表作“古诗四帖”、“肚痛帖”,开狂草之先河,对后世影响甚重。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描绘道:“旭饮酒则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濡墨而书,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当时的人们,只要得到张旭的片纸只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珍藏。



   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特别能说明颠张的人品和名声。张旭的一个旧邻居,家境贫困,后来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回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将疑,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闻讯者争购一空。步其后尘,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僧人怀素。



   怀素(725年-785年),字藏真,俗姓钱,本是唐僧玄奘的门人。他坐禅之余,常喜醉攻狂草。他在代表作《自叙帖》里讲述自己草书的特点,言道:“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李白在赠怀素的《草书歌行》中更有精彩描述:“吾师醉后倚绳床,须奥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甚多:“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唐代文学家任华有诗写道:“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不论这首诗写得如何,但是透过“金盘盛酒竹叶香”这样的诗句,可以想象旷达不羁的怀素在京城的达官贵人府上,豪饮了竹叶青酒后,狂草书法的罕见景象。



   前人评怀素的狂草在继承张旭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即“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他们对后世的书法发展,影响极大。任华的诗作中,透露出一个准确无误的信息,王公名流为了得到怀素的书法作品,招待这位狂草大师痛饮的,正是名满京城的杏花村竹叶青酒。虽然唐时许多地方都仿照杏花村的酿造方法,也酿制竹叶青酒,但在北方,杏花村竹叶青酒历史最悠久,最有名气,也最受世人欢迎。况且,王公贵族的府上,宴客的通常都是当世名酒,普通的酒水怎好意思拿来招待名家。从怀素醉书这件事本身就可以看出,能让人饮后欲醉,酒度应该是很高的,而只有以乾和作底酒配制的竹叶青酒,才能达到这种客观效果。

加盟留言
  • 姓名*
  • 电话*
  • 内容*
  • 类型*
提交